5月13日上午,安徽省副省长周喜安深入合肥市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分类科普展示馆、生活废弃物转运管理中心等,调研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情况。
由此不难看出,温室气体排放量及减排量的监测、核算与核证制度是温室气体减排监管机制的关键,排放量量化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是温室气体管理以及碳交易机制的基础。此外,该公司在核查履职过程也存在不到位、核查结论失实的情况。
中碳能投三大罪状据获悉,中碳能投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主要有三大严重的问题。该公司与控排企业签订的咨询合同中,承诺在分配方案和核算方法不变的情况下,可为电厂碳排放配额扭亏为盈,实现配额富裕,明确指导企业开展2019和2020年入炉煤元素碳含量检测的采样、制样,并联系检测机构外检。经查,辽宁东煤为集中补测元素碳含量的控排企业出具虚假分月报告,帮助企业规避使用缺省值。在明知控排企业2019年部分时间未检测低位发热量的情况下,出具了企业按照规范方法每日开展监测的结论,核查报告内容与企业实际情况明显不符。对于控排企业将初始碳排放报告元素碳含量缺省值改为实测值的重大变化,不核实数据来源及真实性,工作流于形式,履职不到位,核查报告结论失实。
篡改部分控排企业元素碳含量检测结果,并编造全水分数据用于折算收到基元素碳检测数据。2020年以来,为多家集中送检煤样的控排企业分月出具日期虚假的元素碳含量检测报告,篡改收样日期和检测日期市水务系统成立了专项活动小组,分批次赴12个中央和国家党政军领导机关、重点高校开展服务。
现场一位工作人员表示。此外,对河道排河口进行清理和养护,总的来说,保证降雨过程中,管道畅通、干净,水体安全。北京市排水管理事务中心副主任高丹介绍,目前,今年的清管行动正在紧锣密鼓开展,清掏范围已拓展到村镇排水设施和道路边沟,基本实现了雨水设施全覆盖。了解到,目前本市今年的清管行动正紧锣密鼓开展,第一季度全市累计清掏污染物2.08万立方米。
昨天,第一批清管服务专项实践活动的其中一个小队走进首都医科大学南校区。活动现场,来自市水务系统多家单位的工作人员分成6个小组,分别来到各自点位,对校园内雨水口里的垃圾、杂物进行清掏。
专项实践活动将持续到5月。现年度整体任务进度已达40%,剩余工作将在上汛前全部完成。4月23日,北京市水务局启动清管服务专项实践活动,以中央和国家党政军领导机关、重点高校、医院等中央在京单位为主要服务对象,分批次上门开展清管作业。姜明洁介绍,每年汛期前,北京排水集团都会对全市20余万个雨水口进行清理,包括雨水口内、检查井和排水支管
印发《2022年农村牧区生活垃圾整治提升行动计划》,以黄河流域、一湖两海等生态敏感区为重点,开展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回头看,推动村庄垃圾收集点(站)建设,逐步淘汰非封闭的垃圾收集设施,推动收运处置体系进一步完善。加大塑料购物袋、农用薄膜产品综合执法,对不合格企业实施跟踪抽查,加大对可降解塑料检测能力建设,严格查处可降解塑料虚标、伪标等行为。内蒙古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生态环境厅日前联合印发《自治区塑料污染治理2022年工作要点》(以下简称《工作要点》),以八大行动推进塑料污染治理工作。按照《工作要点》,内蒙古将组织开展塑料污染治理部门联合专项行动,对各盟市工作进行督促指导。
扎实推动塑料污染全链条治理工作,确保如期完成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生产、销售和使用的目标任务,推动全区塑料污染治理取得新成效。发挥现有河湖长制平台作用,结合河湖清理整治专项行动,对大中型河湖等重点流域塑料污染物进行专项巡查整治。
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对本地区塑料污染治理工作负总责,要精心部署、狠抓落实,确保完成本地区塑料污染治理目标任务。按照职责分工,《工作要点》对八大行动重点工作进行了分解细化,并明确各项工作的责任单位。
加强对商品过度包装的执法监管。八大行动为塑料制品源头减量行动、塑料垃圾规范回收处置行动、废塑料再生利用行动、江河湖海清漂行动、农膜和农药包装治理行动、公共机构引领示范行动、重点领域督导行动和宣传引导行动。此外,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不断营造禁塑限塑减塑良好氛围,提升公众认知,引导公众积极参与塑料污染治理工作。2022年,内蒙古将从压实生产销售环节责任、狠抓商务文旅领域减量工作、强化快递包装治理和加强交通运输领域规范管理推进塑料制品源头减量。加大帮扶指导力度,对垃圾焚烧企业开展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评估,将垃圾焚烧企业纳入双随机、一公开重点监管对象,加强在线检测数据应用,依法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加强废塑料再生利用企业的环境监管,加大对废塑料生产加工企业违法排污问题执法力度,巩固散乱污企业整治成果,实现散乱污企业动态清零。
自治区塑料污染治理厅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抓好落实,定期报送重点工作进展情况。落实《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评价参考标准》,在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开展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点遴选活动等。
内蒙古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生态环境厅将充分发挥自治区塑料污染治理厅际联席会议作用,统筹协调部门协同配合,强化跟踪督促,对工作落实不力的地方进行通报,并督促存在问题整改扎实推动塑料污染全链条治理工作,确保如期完成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生产、销售和使用的目标任务,推动全区塑料污染治理取得新成效。
按照职责分工,《工作要点》对八大行动重点工作进行了分解细化,并明确各项工作的责任单位。发挥现有河湖长制平台作用,结合河湖清理整治专项行动,对大中型河湖等重点流域塑料污染物进行专项巡查整治。
加大塑料购物袋、农用薄膜产品综合执法,对不合格企业实施跟踪抽查,加大对可降解塑料检测能力建设,严格查处可降解塑料虚标、伪标等行为。内蒙古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生态环境厅日前联合印发《自治区塑料污染治理2022年工作要点》(以下简称《工作要点》),以八大行动推进塑料污染治理工作。八大行动为塑料制品源头减量行动、塑料垃圾规范回收处置行动、废塑料再生利用行动、江河湖海清漂行动、农膜和农药包装治理行动、公共机构引领示范行动、重点领域督导行动和宣传引导行动。自治区塑料污染治理厅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抓好落实,定期报送重点工作进展情况。
内蒙古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生态环境厅将充分发挥自治区塑料污染治理厅际联席会议作用,统筹协调部门协同配合,强化跟踪督促,对工作落实不力的地方进行通报,并督促存在问题整改。加强废塑料再生利用企业的环境监管,加大对废塑料生产加工企业违法排污问题执法力度,巩固散乱污企业整治成果,实现散乱污企业动态清零。
印发《2022年农村牧区生活垃圾整治提升行动计划》,以黄河流域、一湖两海等生态敏感区为重点,开展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回头看,推动村庄垃圾收集点(站)建设,逐步淘汰非封闭的垃圾收集设施,推动收运处置体系进一步完善。此外,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不断营造禁塑限塑减塑良好氛围,提升公众认知,引导公众积极参与塑料污染治理工作。
落实《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评价参考标准》,在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开展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点遴选活动等。加强对商品过度包装的执法监管。
2022年,内蒙古将从压实生产销售环节责任、狠抓商务文旅领域减量工作、强化快递包装治理和加强交通运输领域规范管理推进塑料制品源头减量。加大帮扶指导力度,对垃圾焚烧企业开展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评估,将垃圾焚烧企业纳入双随机、一公开重点监管对象,加强在线检测数据应用,依法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按照《工作要点》,内蒙古将组织开展塑料污染治理部门联合专项行动,对各盟市工作进行督促指导。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对本地区塑料污染治理工作负总责,要精心部署、狠抓落实,确保完成本地区塑料污染治理目标任务
4月1日至4月15日,累计检查各类机动车202辆,其中重型柴油车198辆,国六燃气车4辆。此外,为提升道路气质,改善城市空气环境,西安经开区开展渣土车专项检查工作。
查明情况后,经开区将全区228条主要道路接警人员重新划分,落实责任到人,确保接警指令通畅。通过运用大数据分析手段,可及时发现需要加大扬尘污染管控的主要路段,打通道路扬尘污染管控的最后一公里。
西安经开区还制定了《经开区道路走航接警处置工作管理办法的通知(试行)》,从走航道路颗粒物PM10浓度现状、走航道路颗粒物PM10浓度改善率、走航报警派单系统接警率及走航报警派单系统作业完成率四个方面进行量化考核、排名,最大限度调动接警人员积极性。为全面提高区域环境监管效能,西安经开区进行自查自纠工作,主要查明网格接警率低及PM10排名靠后的具体道路。